无为市地处皖中,临江滨湖,承东启西,现辖20个镇、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。全市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,现有户籍人口117.95万人(其中城镇人口44.37万人),常住人口82.9万人。2023年,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(GDP)650.09亿元,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7.0%。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.46亿元,增长4.7%;第二产业增加值318.2亿元,增长10.4%;第三产业增加值267.43亿元,增长3.4%。三次产业比重为9.9:49.0:41.1。市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十强、中部百强,连续五年获评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(市)、科技创新百强县(市),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(市),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型县(市)建设名单。
无为历史悠久,人才荟萃。市名取“思天下安于无事,无为而治”之意,自隋朝始建以来,已有1400余年历史。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,是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和“渡江第一船”始发地。历史上书画家米芾曾任无为知军三载,诞生了台湾开山之祖陈棱、“父子丞相”王之道和王蔺、哲学家吴廷翰等名仕贤达,近代涌现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、擂鼓诗人田间等仁人志士,当代有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“一等渡江功臣”马毛姐和著名作曲家吕其明,以及位列胡润富豪榜的王传福、姜纯等商界精英。
无为区位优越,优势凸显。位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“长江轴”之上、长三角城市群及“芜湖核”之内,处在南京都市圈、合肥经济圈、马芜铜经济圈的交汇区域,京福高铁、商合杭高铁穿境而过,庐铜铁路、芜铜高速、北沿江高速、芜湖长江二桥连接线全线贯通,国道347、省道218、岳武高速东延建成通车,铜商高速、通江大道快速化改造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正在加快推进,“一环四射”对外交通格局基本形成。
无为资源丰富,生态良好。无为山环西北、水聚东南,山清水秀、环境怡人,是传统的“鱼米之乡”。米公祠、泊山洞、黄金塔、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等自然人文景观闻名遐迩。先后荣获全省文明城市、森林城市、卫生城市,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、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。高沟镇、姚沟镇、鹤毛镇分别被评为“全国环境优美乡镇”和“国家级生态乡镇”,红庙镇获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。
无为产业集聚,发展强劲。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,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发展,形成了以电线电缆、羽毛羽绒两大传统产业以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、绿色食品两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。电线电缆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四大基地第二位,是全国唯一的特种电缆产业基地,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2023年实现产值240亿元、增长62.7%,无为弗迪电池成为全市首个产值超200亿元企业。无为入选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和增速十快县(市),被评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。
面向未来,我们将锚定“聚焦高质量、突破一千亿、建成副中心”的奋斗目标,奋力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、城乡融合先行区、创新创业引领区、绿色发展转型区和宜业宜居共建共享的民生福地,加快建设芜湖市域副中心,努力在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。